佛手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7 11:59:01

一、主要研究内容:1佛手药材的真实性鉴别

2佛手标准汤剂的制备

3佛手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

4不同批次佛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建立

二、研究方法:1佛手药材的鉴别:参照药典要求对佛手饮片进行粉末鉴别、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

2 标准汤剂的制备:取佛手饮片100g,称定,用研钵捣碎,加入8倍水浸泡30min,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煎煮30min,选择200目标准筛趁热过滤,滤液水浴冷却至60℃后浓缩;药渣再加7倍水,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煎煮20min,400目标准筛趁热过滤(适当压榨处理),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0ml,即得佛手标准汤剂。

3标准汤剂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①取经减压干燥的橙皮苷、5,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精密称定,溶于甲醇中制成各含15mu;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②取标准汤剂摇匀,精密吸取量取1mL,置5mL离心管中,加25%乙醇2mL,超声处理20min,冷却,摇匀,过0.45mu;m微孔滤膜,取续滤液得供试品溶液。

(色谱柱C18柱,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

梯度洗脱条件:

0~35Min8%~27%A;

35~45min:27%~35%A;

45~50min:35%~65%A;

50~55min:65%~85%A;

检测波长为284nm。,柱温:40℃,流速:1mL/min,进样量:10mu;l,理论塔板数按橙皮苷峰不得少于5000)

③方法学验证:包括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评价的精密度

④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mu;l,以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检测其峰面积,计算标准汤剂中橙皮苷和5,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

⑤转移率:转移率%=W1(mg)/W2(mg)

(W1为汤剂对应物质中的含量,W2为饮片对应物质的含量中的含量)

⑥出膏率:取佛手标准汤剂10ml,减压浓缩,冷冻干燥,称重后计算出膏率。

出膏率=m取样所得干膏量(g)times;V中药饮片标准汤剂(ml)/[V取样(ml)times;m药材(g)]times;100%。

⑦pH:取标准汤剂摇匀后测定pH值,重复三次取均值(约4.1~4.5)

⑧指纹图谱的建立:分别取不同批佛手饮片标准汤剂10mu;L,制备供试品溶液,于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测定,记录HPLC图。将色谱图导入分析软件,然后进行相似度分析。

  1. 可行性分析
  2. 橙皮苷和5,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不同批次,不同产地的佛手样品中均有较高含量,可以作为特征成分对佛手标准汤剂进行质量评价。
  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梯度洗脱可以实现两种成分的完全分离,且有较好的分离度,可以做定量测定。

3.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可以对佛手中成分进行基本完全的提取与纯化,满足标准汤剂的制备要求和检验要求。

四、文献综述

摘要:近三年来,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日趋规范,本文通过研究佛手饮片质量标准和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以及标准汤剂中特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佛手标准汤剂的多成分质量分析方法,可为以佛手为原料的荜铃胃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佛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出膏率;转移率;质量评价。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干燥果实,味辛、苦、酸,性温,有疏肝理气,和胄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佛手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香豆素、多糖类成分。现研究多以黄酮中的橙皮苷为佛手的指标成分。中药饮片标准汤剂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结合规范的煎煮提取工艺,制得的单味中药水煎剂[1]。中药标准汤剂作为一种标准剂型,可用于临床规范用药以及配方颗粒等的标准化管理,保证用药剂量的一致性。目前市售中药配方颗粒质量难以把控,成分复杂且不同产地的中药饮片有效成分含量不同。以佛手中的指标成分在饮片和标准汤剂中的转移率,出膏率等来对标准汤剂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对不同批次的佛手饮片进行指纹图谱的建立,为佛手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佛手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目前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很多,主要成分挥发油类有柠檬烯、松油醇、蒎烯、松油烯、月桂烯、罗勒烯、柠檬醛等[2,3]其中特异性成分为5,7二甲氧基香豆素,不同产地佛手样品中该成分的含量不同, 广佛手中含量最高达11.30%, 建佛手中含量最高达14.08%, 川佛手达到了37.55%, 为各产地中最高, 而金佛手中含量仅为0.73%[4]。黄酮类成分主要有橙皮苷,香木叶苷,3, 5, 6-三羟基-4, 7-二甲基黄酮,胡萝卜苷等,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橙皮苷,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川佛手总黄酮含量为5.36%[5], 广佛手总黄酮含量为4.093%[6]。多糖类成分:金佛手和建佛手各分离得到3种多糖, 各检测到3种单糖成分是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川佛手分离得到4种多糖, 检测到5种单糖成分是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7]。还含有其他无机元素,香豆素,维生素类成分。

中药标准汤剂作为一种标准物质和标准体系, 不仅确保临床用药的疗效, 还可用于标化衡量临床用药的其他剂型。中药标准汤剂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给出的处理方法,煎煮水量,时间等来进行。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采用出膏率、转移率、指纹图谱、特征成分含量、pH等多组分质量控制。如粉葛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采用了指纹图谱建立和UPLC-MS成分指认的方法,选定了四个共有峰作为13批粉葛的共有峰,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90%[8],完善了粉葛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杭白菊中的出膏率19.93%,平均出膏率23.6%-29.69%;转移率以绿原酸计平均56.2%,木犀草苷平均57.4%,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平均30.6%[9]。做完汤剂的质量标准评价,还对市售菊花配方颗粒进行了进一步的标化和评价。特殊含挥发油的样品如桂枝、牡丹皮等,需要经过加热回流,减压浓缩等过程提取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牡丹皮中的丹皮酚作为牡丹皮中的重要成分,通过煎药壶法和加热回流法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出膏率、芍药苷含量及转移率上无明显差异, 但加热回流法所得标准汤剂的丹皮酚含量及转移率明显少于煎药壶法制备所得[10]。同含大量挥发油成分的佛手也需建立适合的挥发油分析方法,建立确定的规范标准。

五、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陈士林, 刘安, 李琦, et al. 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策略[J]. 中国中药杂志, 2016, 41(8):1367-1375.

[2]杨君, 郜海燕, 储国海, et al. 基于GC-MS和GC-O联用法分析佛手精油关键香气成分[J]. 食品科学, 2015, 36(20).

[3]王卿. 佛手香气成分及其精油的提取和应用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4.

[4]张思荻,杨海燕,曾俊,李敏.佛手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8):3510-3514.

[5]姜立春,黄成思,杨澈,阮期平.川佛手总黄酮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03):340-342.

[6]章斌,侯小桢.复合酶法提取广佛手总黄酮的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10):188-192.

[7]赵秀玲.佛手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1):393-399.

[8]张妍林,孟庆红,孙奕,范自全,王丹丹,花尔并.粉葛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J/O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6[2019-03-08].https://doi.org/10.13422/j.cnki.syfjx.20190321.

[9]郝亚冬,李东辉,王建农.杭白菊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及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3):2720-2725.

[10]姜慧洁,顾唯芝,许鑫,汪佳楠,陈燕,颜继忠.含挥发性成分牡丹皮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8,53(21):1869-1875.

[11]邓哲, 荆文光, 王淑慧, et al. 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进展与讨论[J]. 中国中药杂志.

[12]魏莹, 陈珍, 杨兰, et al.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佛手中5个成分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 2017(12):2180-2184.

[13]孙全, 徐冲, 刘霞, et al. HPLC同时测定川佛手中的橙皮苷与5,7-二甲氧基香豆素[J]. 华西药学杂志, 2017, 32(6).

[14]姜艳艳, 张乐, 刘娟, et al. 香橼、佛手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及HPLC特征图谱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20):103-107.

[1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中国医药技术出版社178

[16]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M]中国医药技术出版社 59,103

⑥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评价(对题目、工作要点、方法、进度及准备情况):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⑦对学生开题报告的评审意见(是否同意进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撰写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