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中药谱效研究是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药化学成分繁多,结构复杂,因此对中药中各活性组分的结构解析——明确组分构成,分析组分内各要素的量及各要素间的量比关系,是研究理化性质以及生物药剂学性质的重要基础。本课题旨在查阅相关文献,运用中药谱效关系分析技术,以红花饮片为研究对象,以“组分”为基本单位,对其中防治心肌缺血活性的组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最佳特征结构,科学阐明红花防治心肌缺血活性组分的组分结构特征,为后续红花组分制剂剂型设计、处方优化及质量控制提供思路。
- 采用的研究手段
1.中药谱效关系分析技术:通过CNKI、万方等数据库查阅文献,总结研究进展。
2.化学指纹图谱的建立:采用HPLC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建立红花黄酮提取物HPLC色谱条件,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对20批红花黄酮提取物进行色谱分析,获取HPLC指纹图谱。
3.数据处理分析,解析结构特征:借助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法对黄酮组分中代表性成分进行考察,以代表性成分为参考对红花黄酮组分进行组分结构特征解析。
- 工作安排和进度
2月25日—3月1日:查阅文献,确定选题。
3月2日—3月10日:整理相关材料,完成开题报告。
4月15日—5月30日:开展实验研究,获取实验数据。
5月8日—6月1日:整理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6月2日—6月9日:修改毕业论文初稿,完成最终毕业论文定稿。
6月10日—6月20日:进行毕业论文审评,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