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2×120 6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文献综述

 2023-08-28 16:53:39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混凝土箱梁桥

钢筋混凝土在19世纪末开始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出现,并在20世纪初开始用于桥梁建设。在此期间建造的大多大跨钢筋混凝土桥都是拱形的,尽管箱梁桥也被应用于中等跨度桥梁。例如维伦纽夫街的乔治桥,它建于1939年,位于巴黎附近的塞纳河上,是一座主跨为78米(256英尺)的钢筋混凝土箱梁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预应力和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开始在欧洲广泛应用于桥梁的重建。1950年,德国工程师Ulrich Finsterwalder建造了Balduisnstein桥,跨度为62米(203英尺)。这是第一座采用了悬臂施工方法的后张式箱梁桥,悬臂结构曾用于钢筋混凝土箱梁桥和其他桥型,但结合后张拉有助于快速扩展箱梁桥的跨度。箱梁桥的预制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次使用。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混凝土箱梁桥取得了良好的成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最长的混凝土箱梁跨度是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船舶航道桥,建于1982年,主跨为229米(750英尺)。世界记录跨度是挪威的斯托尔马大桥,于1998年投入运营,主跨为301米(988英尺)。

大跨混凝土箱梁桥由于结构优势而使用箱形截面。因为同时具有顶部和底部凸缘,箱形截面能够同时承受连续桥中的正负弯矩。封闭部分的大扭转强度和刚度有利于抵抗由于桥梁平面弯曲或偏心活荷载引起的扭矩。箱形截面的唯一缺的是,与其他截面相比,它形成截面的成本更高。对于大跨来说,这种额外的成本是合理的,因为通过设计箱形截面可以将恒荷载降至最低。

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随着高速交通的迅速发展,要求行车平顺舒适,多伸缩缝的T型刚构也不能很好满足要求,因此连续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悬臂施工时,梁墩临时固结,合拢后梁墩处改设支座,转换体系而成连续梁。连续梁除两端外其他无伸缩缝,有利于行车,但需梁墩临时固结和转换体系; 同时需设大吨位盆式支座,费用高,养护工作量大,于是连续刚构应运而生。

2.1受力特点及优点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体系上属于梁桥,出现并发展了几十年,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发展的公路和铁路中,它结合了T型刚构桥和连续梁桥的主要优点,是桥梁向大跨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