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
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作为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分,不仅对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还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OC和EC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大气颗粒物中OC和EC的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健康风险评价以及控制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污染特征;来源解析
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于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从几纳米到数百微米不等。
根据粒径大小,大气颗粒物通常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等。
大气颗粒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碳(OC)、元素碳(EC)、地壳元素等,其中OC和EC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浓度之和可占PM2.5总质量浓度的20%~50%[1]。
OC是指大气颗粒物中除碳酸盐、碳化物、氰化物以外的含碳化合物,主要来源于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
一次排放主要来自于生物质燃烧、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二次转化是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低挥发性有机物,进而转化为OC的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