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多指标成分体外UFLC-DAD-IT/TOF-MS法鉴别与分析文献综述

 2023-01-11 05:01

【文献综述】

1.虎杖的概述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的根茎。微苦、微寒,具有袪风、利湿、破瘀、通经的功效。中医临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疮痈肿毒、关节麻痹、经闭经痛、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等[1]。现代用于肝胆病的治疗2

2.虎杖化学成分国内外研究现状

多年来,国内外的化学、植物、生药、药理及临床等领域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出发,利用不同的研究思路,对虎杖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发现虎杖中存在的白藜芦醇是一类抑制和治疗癌变及肿瘤发生的有前途的药物[3]。20世纪50年代初, 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从虎杖中分离出多种化合物,-由于传统上虎杖以根入药,因此大多数研究只是集中在虎杖根的化学成分上,其中已发现的主要成分有挥发类物质(2-己烯醇等),醌类(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大黄酚),芪类(白藜芦醇、虎杖苷),黄酮类(槲皮素及其衍生物),香豆素和木质素类等化合物。从文献报道来看,近年来对虎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研究等方面。而在化学成分分离鉴定上,已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芪类及蒽醌类成分,后多用HPLC法测定虎杖的有效成分4,研究不同产地虎杖的化学成分差别或者不同提取方法对虎杖中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影响5 6。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虎杖化学成分分析的报道较少,其中Yi等[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 /ESI-M S)的方法鉴别并得到了虎杖中的9个成分,于澎等[8]用同种方法测定了虎杖提取物中的17种成分。

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药虎杖成分复杂,目前提取分离鉴别其成分的方法各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在本课题利用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UFLC采用2.2mu;m粒径的色谱柱填料,与传统的采用5.0mu;m粒径的色谱柱填料的HPLC技术相比能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析通量,在填装了更小的粒径颗粒的色谱柱上用更高的线速度来得到更高分析速度以及优异的分离度和灵敏度[5]。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ESI-IT/TOF-MS)仪综合了离子阱质谱与飞行时间质谱的特点,可提供高分辨、高精度的多级(MSn,ngt;2)质谱数据,提供更多的化学结构信息,提高了结构解析的准确性,尤其适合于中药复杂体系的定性分析及代谢物结构鉴定。

采用UFLC-IT/TOF法对虎杖多指标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与鉴别,有利于深入了解虎杖化学成分谱,对阐明虎杖药理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后续虎杖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虎杖水提取液中指标性成分的定性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