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正文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选题的目的
口服制剂给药方便,生产成本低,是大多数人的首选用药途径,其中固体口服制剂主要以片剂和胶囊为主。然而吞咽困难等问题是导致患者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尤其儿童在服用固体制剂时,吞咽困难可能会产生吐药现象或窒息危险,随着儿童用药在国内关注度的提高,解决儿童不愿吞咽、依从性差等问题也成为制剂开发的重点。此外,一些自主行为不受控制的精神系统障碍的患者,同样存在传统口服制剂给药困难大、服用风险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最初开发了口腔崩解片( oral disintegrating tablets,ODTs) ,其在口腔内能快速溶化和崩解。但是大部分口腔崩解片存在易碎、抗折性差等缺点,对于包装、储存和运输都具有相对严苛的要求。故在此基础上进行剂型改良,进一步开发了口腔膜剂。由于具备易于携带、口腔中迅速溶解等优点,口腔膜剂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外已有多种口腔膜剂的上市品。
《中国药典》1985 年版即开始收载了膜剂各论,1990 年版新增订了膜剂( films) ,并将其定义为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供口服或黏膜用。《美国药典》 ( USP) 40 中也收载了膜剂( films) ,简单描述其为置于口腔内的薄片,可能含有 1 层或多层,层中可能含有原料药。膜剂通常是由聚合物构成的薄膜材料,通过快速释放到口腔给药。欧洲药典( EP) 在口腔黏膜制剂( oromucosal preparations) 中收载了口腔黏膜制剂,其中包含了口腔分散膜( orodispersible films) ,对其定义为单层或多层膜状制剂,放入口中可迅速分散。
本论文中所研究的API为APD,所选用剂型为口腔速溶膜。口腔速溶膜是一
种可以较好改善患者依从性的剂型。但一般而言,口腔速溶膜采用的是亲水性基质材料制备而得,而ADP在水中几乎不溶,难以分散在亲水性胶液中,而且在刮涂烘干过程中,由于ADP的疏水性,API会发生团聚现象,影响API的含量均匀度。因此,为制备出药效良好的膜剂,解决ADP在制剂水性基质的分散问题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 选题意义
神分裂症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为严重的一种。WHO 预计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3. 8%。—8. 4%。,美国的研究终身患病率高达1. 3%, 国内12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精神病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5. 6%。。该病是一种慢性病,其高复发率、高致残率是直接导致患者贫困和其家庭因病返贫的直接原因,是国家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在选择药物时,应因人而异和因症状而异,从临床精神医学发展的方向来看,无论是阳性还是阴性症状都应首选第2代抗精神病药。世界精神卫生协会治疗规则系统推荐,一殷以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作为一线药物选用。而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控制方面,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中以ADP疗效最佳。精神分裂症同时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被明确的精神疾病,据流行病学推算,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选方式为药物治疗,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经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ADP、利培酮、晇硫平、阿立眽咄、齐拉西酮五种非典型抗精神病物是我国最常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被我国精神科医师称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五朵金花”。其中ADP以显著的临床疗效、卓越的TTD(停药前持续服药时间)、极低的不良反应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
传统的治疗精神病药以氯丙嗦和原眽唗醇为代表,虽然对阳性症状有一定疗效,但对阴性症状如淡漠、孤僻、少语和思维贫乏等疗效差。而且坐立不安、流涎、颤抖、动作迟缓等锥体外系反应较常见,少数病人还会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和恶性症状。氯氮平是最早发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二氮卓类化合物,是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各种精神分裂症和多种精神病和兴奋躁动症状,因有产生粒细胞缺乏的危险,主要用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无效或锥外体系反应严重的患者。ADP化学结构与氯氮平接近,保持了氯氮平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难治性的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疗效。经国外170万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未见导致粒细胞缺乏,极少发生癫病、流涎、体位性低血压。
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和双向情感障碍躁狂相时,常常出现患者拒绝服药,口腔中藏药及吐药最常见,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问题普遍存在。因此,片剂和胶囊剂这种体积较大的剂型常常无法对这类患者发挥作用,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考虑使用易于使用的剂型。
- 对选题的了解与写作准备程度
- 相关文献综述
HC制药公司认为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氮平口腔速溶膜剂、其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所述膜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ADP1~30%, 高分子成膜材料:40~90%, 增塑剂:o~ 40%, 矫味剂0~30%,其他辅料:0~5%。该种剂型给药不需用水服,能在口腔中快速融化、避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口腔中藏药及吐药的现象,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用该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获得剂型主药在亲水性晶质胶液中的分散效果艺以及成品外观良好,主药溶出迅速、稳定性好,且含产品剂量准确,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无粉尘飞扬,可一解决劳动保护和环境污染问题。
陈芳认为膜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供口服、皮肤或黏膜外用的剂型,本文主要探讨口腔膜剂。国内最早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于1970年开始研制外用避孕药膜,之后硝酸甘油舌下膜、安定口服膜、利福平口腔贴膜、中药万年青苷膜及苯乙哌啶口服膜等相继投入生产。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口服或口腔膜剂有复方炔诺酮膜、克霉唑口腔药膜和苯丁酸氮芥纸型片。膜剂薄、轻、小,易吸潮,因而对包装的要求较高,既要使用方便,又应能保证药品的质量。然而国内目前的包装形式使用不便、不美观,膜剂的载药量不高(一般30~60mg),且要进行掩味。这些都制约了膜剂的发展和应用。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