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文献综述

 2023-02-13 11:02

一、立题背景及研究现状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从根本上讲是肝脏应对多种损伤而发生的瘢痕愈合反应,肝纤维化发展的最终状态是肝硬化,肝硬化进一步发展为肝癌。

据统计,肝硬化每年影响全球1%~2%的人口,造成超过100万的死亡。

建立肝纤维化的体内模型是研究肝纤维化的必要手段,体内模型一般通过化合物诱导、手术诱导、膳食不均衡诱导、基因修饰诱导、感染诱导等方式进行。

化合物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造模方式,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 ,TA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肝纤维化化学诱导剂,TAA依赖CYP450的生物转化调节,在CYP450的催化下产生SO2,进而产生毒性导致肝纤维化。

本课题拟通过TAA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肝纤维化的机制奠定基础。

硫代乙酰胺( Thioacetamide,TAA) 是一种白色或无色结晶,大量实验证实,TAA具有确切肝毒性,可引起肝持久和稳定的纤维化病变,甚至诱发急性肝衰竭。

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具有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典型病理改变,因此是应用广泛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大部分实验研究选用大鼠、小鼠等动物用于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研究。

目前,最为常用的CCl4所导致的肝纤维化模型存在缺陷,即自愈性,一旦停药,肝脏纤维化程度会逐渐减轻,这个问题在观察药物的长期作用效果时尤为显著,且腹腔注射CCl4会导致注射部位局部坏死,而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持久稳定,无自愈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化合物诱导肝纤维化模型。

理想的纤维化动物模型应与人类疾病特征相似,且造模方法简单,模型形成率高,重现性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