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背景中草药是我国新药研发的宝贵资源,从中药中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至关重要。
中药中的成分一方面结构类型多样、理化性质差异大;另一方面又含有大量同系物以及同分异构体,使单体化合物的分离难度大。
随着填料、色谱方法以及仪器设备的发展,特别是人们分离纯化经验的积累,分离制备单体化合物已不是中药化学研究的瓶颈,关键问题是如何快速、高效、低成本地获得目标化合物。
以常见中草药品种河套大黄为例,河套大黄为蓼科大黄属波叶组Rheum hotaoense C.Y. ChengetKao的干燥根与根茎,味苦,性寒。
因其泻下功效较缓,未作为正品大黄载入药典,但除此之外,河套大黄尚有止血、抗菌、消炎等大黄类似作用,部分地区仍将其作为大黄的替代品使用,具有充分的药用价值。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蒽醌类、二苯乙烯类和鞣质,在大黄资源日益减少,而社会需求量剧增的今天,对河套大黄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大的科学和社会价值。
而对河套大黄化学成分的分离制备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目前对于大黄成分的分离方法主要是柱色谱法,一般选择硅胶、大孔树脂柱、氧化铝或者活性炭等,该法操作过程繁琐,时间漫长而枯燥,并且样品在操作过程中易损失、污染或者结构发生变化。
如何利用现代分析技术高效的分离到大黄高纯度的化合物,目前研究报道极少。
二维液相色谱(2D-LC)是将分离机理不同而又相互独立的两支色谱柱串联起来构成的分离系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