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肺癌发生率与生存率影响的meta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28 12:24:38

开题报告内容: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肺癌和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逐年上升,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二。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往往具有导致癌症发展的临床危险因素,如体重指数更高、吸烟、缺乏锻炼等。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尽管临床上近年来应用了包括靶向治疗等在内的新技术,其预后仍然很差;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公认的具有安全性的降糖药物,通常作为一线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有研究报道表明,二甲双胍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从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二甲双胍能否对2型糖尿病患者肺癌发生率与生存率产生影响尚存在较大争议。

因此本课题拟通过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 wiley, springer等数据库,筛选并纳入最新的相关文献研究,提取文献特征,对其进行整合分析。以期得到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肺癌发生率与生存率的影响,为临床上合并或不合并肺癌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1.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背景介绍

肺癌和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逐年上升,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二[1]。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往往具有导致癌症发展的临床危险因素,如体重指数更高、吸烟、缺乏锻炼等。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与多种恶性肿瘤如胰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病率呈正相关[2-5]。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包括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炎性细胞因子促进肿瘤扩散,癌细胞的入侵在内的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6,7]

原发性肺癌无论在发达还是不发达国家都是导致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已经超过乳腺癌成为发达国家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包括靶向治疗等新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其预后仍然很差[8]

二甲双胍是一种公认具有安全性且副作用较少的糖尿病药物,通常作为一线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一般情况下,本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产生,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增加外周血葡萄糖的吸收改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敏感性。此外,它在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的抗肿瘤活性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虽然潜在得分子机制尚未完全理解,但一些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依赖胰岛素间接发挥抗肿瘤活性和直接影响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入侵,ATM/LKB1/AMPK轴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9]

  1. 二甲双胍对肺癌的影响

2.1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病人肺癌患病风险的影响

二甲双胍的使用及其致癌风险已被广泛研究。2012年Mazzone等发现二甲双胍的使用与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有关[10]。2014年Tsai等也发现二甲双胍可降低肺癌发生风险且与剂量有关,该研究纳入了1997~2007 年台湾新诊断的473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使用二甲双胍降糖(19074人) 及使用其他降糖药( 28282人) 两组,结果显示,使用二甲双胍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较使用其他降糖药组低(1.12%比1.62%;P<0.001);将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人群分为肺癌组与未患肺癌组,以规定每日剂量( defined daily dose,DDD) 为衡量标准,结果显示肺癌组不论是二甲双胍的使用总量还是强度都较未患肺癌组低( 113.75plusmn;319.11 DDD 比238.19plusmn;565.48DDD; P<0. 001; 2.74 plusmn; 7.15 DDD/月比6.07 plusmn; 14.12DDD/月; P<0. 001),这显示二甲双胍可减少患肺癌的风险,且呈剂量依赖性[11]。而Bodmer等人则得出了相反的结果。Smiechowski等人的另一项观察性研究也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肺癌发生率无关[12]。Li Wang等[13]、Zhi-Jiang Zhang等[14]、NING ZHU等[15]的Meta分析却得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肺癌患病风险的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