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锦灯笼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var franchetii ( Mast)Makino的宿萼或带果实的宿萼, 又名酸浆, 别名有挂灯笼、灯笼果、红灯笼、红姑娘、灯笼草等。2010年版中国药典已收载, 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通淋等作用, 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热淋涩痛;外治天疱疮,湿疹。[1] 国内外文献都曾报道过锦灯笼的抗癌活性,当前药理研究也表明,锦灯笼中的甾体类化合物确实具有良好的体外的抗肿瘤活性,除抗肿瘤活性外,还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研究前景大。本次实验将着重研究锦灯笼的化学成分,以期获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全新的单体化合物。
锦灯笼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甾体(酸浆苦素类、睡茄内酯类)类,黄酮类,甾醇类,生物碱类,天然色素等,其中酸浆苦素类化合物是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甾体和黄酮类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
一、锦灯笼的化学成分
1. 甾体类
1.1 酸浆苦素(physalins)类化合物
酸浆苦素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为 13,14-裂环-16,24-环麦角甾烷,具有苦味的甾体类化合物,故命名为酸浆苦素。
20 世纪 60 至 90 年代,日本学者Kawai M[2-7]等从Physalis alkekengi L.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0个酸浆苦素类化合物,分别为酸浆苦素 A(Physali A)、酸浆苦素 B(Physalin B)、酸浆苦素 C(Physalin C)、酸浆苦素 L(Physalin L)、酸浆苦素 M(Physalin M)、酸浆苦素 N(Physalin N)酸浆苦素 O(Physalin O)、酸浆苦素 Q(Physalin、Q)、酸浆苦素 R(Physalin R)、酸浆苦素 S(Physalin S)
1978年至1980年间,Row等从Ph. angulata L.和Ph. lancifolia L.的茎叶中分离得到8个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分别为酸浆苦味素D(physalin D ) 、酸浆苦味素E ( physalin E )、酸浆苦味素F ( physalin F )、酸浆苦味素G ( physalin G)、酸浆苦味素H ( physalin H )、酸浆苦味素I ( physalin I )、酸浆苦味素J酸浆苦味素J ( physalin J)、酸浆苦味素K ( physalin K )等。[8-10]
2006 年,张初航[11]从锦灯笼 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i 中分离出一个新的新酸浆苦素类化合物,鉴定结构为 5alpha;-羟基-25,27-二氢-4,7-二脱氢-7-脱氧新酸浆苦A(5alpha;-hydroxy-25,27-dihydro-4,7-didehydro-7-deoxyneophysalinA)。 赵倩[12]等首次从锦灯笼中分离出了两个互为立体异构的新的酸浆苦素类化合物 ,分 别 为 3alpha;- 甲 氧 基 -2,3,25,27-四 氢 -4,7-二去氢-7-去氧新酸浆苦素(3alpha;-methoxy-2,3,25,27-tetrahydro-4,7-didehydro-7-deo-xyneophysalinA)和 3beta;-四甲基-2,3,25,27-四氢-4,7-二去氢-7-去氧新酸浆苦素A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