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的问题
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酶通常表达于上皮来源的实体瘤。对于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抑制可妨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在体内,吉非替尼广泛抑制异种移植于裸鼠的人肿瘤细胞衍生系的肿瘤生长,并提高化疗、放疗及激素治疗的抗肿瘤活性。在临床实验中已证实吉非替尼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具客观的抗肿瘤反应并可改善疾病相关的症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静脉给药后,吉非替尼迅速廓清,分布广泛,平均清除半衰期为48小时。
利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容易引起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所以通常选择和华法林合用。华法林是这些疾病患者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因为其他香豆素吸收不良。已知许多药物会改变对华法林的药效学反应;并且药效因素繁杂,治疗窗很窄,这些相互作用使患者处于血栓形成或出血事件的风险中。然而,很少有报道描述细胞毒性抗癌剂和华法林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它还不得而知华法林与基于分子靶的药物吉非替尼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及影响程度。
- 研究方法
- 方法开发
将吉非替尼和华法林混合在50ml容量瓶内配置成溶液,利用ODS色谱柱,在一定的流动相下,利用HPLC进行方法学验证,检测项目包括:线性、回收率、精密度等。
- 动物和饮食
Spague-Dawlay(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 由安徽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普通级)。动物饲养于聚丙乙烯塑料大鼠笼内,每盒4只,每天更换垫料1次,所有大鼠自由进食饮水,饮用自来水,喂养标准颗粒饲料,保持室内温度室温18-26C,相对湿度40-60%,自然采光,常规饲养观察一周后使用。
- 分组,给药及药动学取样
将SD大鼠分为A、B两组,其中每组有6只大鼠且雌雄各半。其中A组按照吉非替尼 华法林给药;B组按照生理盐水 华法林给药。
药动学研究血样:A、B组采用大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法,于第5日灌胃后开始,给药后0.1、1、2、4、8、12、24、36、48、72h从大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0.7ml.所采血样置于含有0.109mol:L1抗凝剂枸橼酸钠的小塑料试管中,血液和抗凝剂的体积比为9:1,轻轻混匀,3000rmin 离心10分钟,取上清,冻存待检测。
- PT测定及INR值的测定
将组织凝血活酶(主要含组织因子和脂质)加到构櫞酸抗凝血浆中,37℃保温,测定血浆凝固时间,即为PT。PT 主要用于筛选检测外源凝血系统的因子VI、II、V、X和相关因子的抑制物的试验。吸取枸橼酸抗凝血浆0.1mL,加入一小试管中,37°C水浴预热3分钟,迅速加入预热的凝山血活酶试剂0.2mL,立即混匀并开动秒表。试管仍浸于水浴中,至约10秒钟时,自水浴中取出,在纱布上迅速擦去试管外水滴,在明亮处不断倾斜试管,在流动状态下观察有无纤维蛋白形成。一旦见到纤维蛋白(同时将出现液体流动减慢),立即停表,记录时间。每个血样重复测定两次,两次差值在2S之内,取平均值,即为PT值。另取未用药大鼠6只,测得其血浆PT值的均值作为正常值(PTnor),与用药大鼠的PT实验值(PTexp)一同用于 INR的计算: INR-(PTexp / PTnor)ISI,其中ISI( Iternational Sensitive Index)为国际敏感指数,其值为1.13。
- 药动学定量分析及统计处理
应用DAS3.1.0软件计算和比较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探讨华法林单用及华法林和吉非替尼联用时的药物代谢和药物作用特征。其中华法林的暴露反应关系采用药动学-药效学模型中的间接效应模型( indirect response model)进行分析并计算药效学参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以Plt;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文献综述
华法林是由2种不同活性的异构体(R型和S型)组成的外消旋混合物,S型异构体的抗凝效应是 R型异构体的3~5倍。S型异构体华法林主要由CYP2C9代谢,半衰期较短,R型异构体由 CYP1A2、CYP3A4和其他酶代谢。吉非替尼通过 CYP3A4为主的多种酶代谢。由于 R型异构体与吉非替尼对映异构体均由CYP3A4代谢,理论上吉非替尼与华法林的低活性异构体存在竞争作用。已有吉非替尼对CYP1A2、CYP2C9和CYP3A4活性有弱抑制作用的报道,华法林代谢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部分患者同时应用吉非替尼和华法林后 INR值出现变化的原因。有文献报道,因为腹泻是吉非替尼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吉非替尼可诱导胃肠道黏膜炎,可能影响维生素K的摄入和/或吸收,间接增强了华法林的作用。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