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不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一次降雨过程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4-08-09 22:52:17
摘要

降雨作为重要的天气现象之一,对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应用为降雨预测提供了有效手段,而WRF模式作为其中应用广泛的模式之一,其模拟精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同的微物理方案基于不同的物理假设和简化处理,对云和降水的形成、发展以及相互作用过程的描述存在差异,进而影响降雨模拟结果。

本文首先阐述了WRF模式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相关概念,并重点围绕不同微物理方案对降雨过程模拟的影响展开综述,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的模拟性能、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

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WRF模式;微物理参数化方案;降雨模拟;数值天气预报;敏感性分析

1.引言

降雨是地球水循环的关键环节,对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预测降雨对防灾减灾、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至关重要。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为降雨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而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模式作为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凭借其开源性、可移植性、高分辨率和多重物理选项等优势,在气象研究和预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微物理参数化方案是数值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描述云和降水的形成、发展以及相互作用等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