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当防卫是刑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司法鉴定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活动,对于准确认定正当防卫的事实、维护司法公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正当防卫和司法鉴定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司法鉴定的原则、程序等,并对正当防卫司法鉴定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正当防卫司法鉴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正当防卫;司法鉴定;不法侵害;防卫限度;鉴定程序
#一、相关概念
##1.1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存在不法侵害:侵害行为必须是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违反行政法规的行為。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表明防卫行为必须发生在不法侵害开始实施到结束的过程中,不能是已经结束或者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
具有防卫意识:是指防卫人主观上认识到不法侵害的存在,并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
针对不法侵害人:防卫行为的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人,而不能是无关的第三人。
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的强度必须与不法侵害的强度相适应,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过重的损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