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摘要: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明的象征与符号,记录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承载了曾经的先进技术和城市记忆。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加快,大量城市工业用地由于种种原因被废弃。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指引下,场地、文化等因素的助力下,保留与传承工业文化特色,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在历史和未来之间寻找设计创新的支点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场所记忆;公共景观空间;文脉传承;城市双修1 课题简介、研究目的及意义1.1课题简介伴随着城市产业转型,原有的国有企业主导的原料生产相关产业需求不足,遗留下的大量的工业废弃地。
在城市的更新与发展中,如何解决产业转移、功能置换、空间闲置与再利用、城市更新等问题,平衡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资源和谐共生,这是时代的难点,是设计师们始终在不断思考的课题。
2020年6月9日由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标志着在国家层面颁发的工业遗产规范性保护方案正式诞生,工业废弃地的保护更新再次成为城市更新下关注的焦点。
存在于不同城市、不同功能、不同形式的工业遗产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不同城市的居民也有各自隽永的记忆。
以城市记忆的角度去发掘工业遗产在不同城市空间下的独特性,充分发挥空间景观设计的学科优势,建立起人与景观的互通互融,通过景观场所的体验以及场所情感的共建来实现对景观文化内涵表达的感知,使设计带动工业遗产景观与文化的保护与更新、复苏与传承。
设计通过媒介物来使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接与场所精神进行互动,为空间场所记忆的不断激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主要着力点。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