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江干线中游航道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水上通道,但枯水期水位下降,航道通航能力受限,船舶拥堵问题日益凸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在梳理长江干线中游航道枯水期船舶拥堵成本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拥堵成本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现有的拥堵成本估算方法,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长江干线;中游航道;枯水期;船舶拥堵;成本估算
1.1长江干线中游航道长江干线中游航道是指从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河段,全长约955公里,是长江干线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河段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滩险众多,航道条件复杂多变,尤其在枯水期,受水位下降和航道尺度限制,船舶通航能力下降,易发生拥堵。
1.2枯水期长江干线中游航道的枯水期一般指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这段时间降雨量少,径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明显,航道水深变浅,部分航段通航条件恶化,船舶通行受阻,易造成拥堵。
1.3船舶拥堵船舶拥堵是指由于航道容量不足,船舶流量过大,导致船舶在航道上滞留、排队等待通航的现象。
在长江干线中游航道枯水期,由于航道通航能力下降,船舶拥堵现象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船舶在重点航段、港口、船闸等处排队等待时间延长,严重影响航运效率和效益。
1.4船舶拥堵成本船舶拥堵成本是指由于船舶拥堵造成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损失,包括船舶在途时间成本、燃油消耗成本、船员工资成本、货物积压成本、市场机会成本等。
船舶拥堵成本是衡量航道拥堵程度和影响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航道发展规划和优化航运管理的重要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