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龄前儿童工作记忆的发展及其与认知控制关系
摘要:记忆是人们过去经历的事情在大脑中的反映,它具有暂时联系形成(识记)和留下痕迹(保持),还有联系及痕迹在脑中的恢复(再认和重现)三个特点。1974年,Baddeley 和Hitch 提出工作记忆的概念,认为它是一个负责暂时储存和加工信息的系统,其重要特点就是容量有限。成年人的工作记忆容为7士2个信息单位,儿童的记忆容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接近成人水平。在工作记忆广度的大量研究中,多是以童年期儿童为被试。为此,本文将对童年期工作记忆广度有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背景及早期研究:工作记忆的概念是从对短时记忆的系统研究中提出来的。短时记忆是指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没有经过重复刺激而短暂保留的痕迹,其对信息的保持具有短暂性特点,保持时间约为一分钟[1]。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有所不同,短时记忆系统是由单一的暂时信息存储所构成的系统,是工作记忆系统所具有的复杂功能之一,工作记忆还包含注意控制和复述保持等加工过程。它是一个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成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间模板,而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本综述主要在中国知网网站上搜索“学龄前儿童工作记忆的发展”和“阅读 视觉 记忆广度”作为主题去参考,有许多优秀的研究综述,所以我前前后后参考了将近28多篇文献,最后总结出以下几个研究成果。
关键词:工作记忆;工作记忆训练;儿童;学龄前儿童;工作记忆的发展
1、工作记忆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暂时加工和储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系统中起重要的作用。1974 年Baddeley 和 Hittch 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个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woeking memory,wm)替代了原来的“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stm)的概念。
(1)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一种较短时间范围内的记忆形式,能够让大脑组织同时处理多种想法。工作记忆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存在着一个分离的记忆结构,工作记忆依赖于大脑前额叶皮层神经环路的功能。
(2)工作记忆的组成原理,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中央执行系统,语言回路和视空间模版。
(3)工作记忆的主要特点,对于工作记忆的结构虽然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对工作记忆的看法:则都认为包括一个人,当时注意着的信息和对这些信息加工所应用着的操作。可以把工作记忆看做正在进行中的精细认知活动的“工作空间”, 他的容量有限,一般认为记忆广度不超过 7 个月。由于工作记忆具有连续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他的内容才随时变动,不断更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回忆一个新的 7 位数的电话号码,你能回忆出来的数字就称你的“数字广度”。对于大
多数人来说它通常只有六到七个。工作记忆的能力是有限的。
(4)工作记忆的容量差异,工作记忆不仅有储存的任务,同时还有一个加工的任务。比如典型的工作记忆任务一一操作广度(又名计算广度,每个词语前面有一个数学算式(比如 3 2=?苹果)连续呈现两个或者更多配对后,需要顺序回忆出呈现的词语是什么,所能回忆出最多的词汇数目即为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词语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等。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